美人蕉塊莖貯藏及病蟲害防治
美人蕉塊莖貯藏及病蟲害防治
朱寶娣 于海鷹 遲曉莉
吉林市園林科學研究研所
摘 要:本文簡述美人蕉栽植管理的步驟及要點;重點對大面積栽植美人蕉后如何進行塊莖越冬貯藏防止病蟲害發生,避免造成塊莖腐爛等問題進行了探討,用以解決其種苗生產中的實際問題。
關健詞:美人蕉 塊莖貯藏 病蟲害防治
美人蕉為優良的花卉植物。因其花期長、花色艷麗、品種繁多,近年來在我市園林綠化中成為主要栽植花卉,并取得了很好的景觀效果。
隨著美人蕉栽培數量與面積的不斷加大,其塊莖的數量也成倍增加,如何使大量美人蕉塊莖在貯藏過程中避免腐爛能夠安全越冬,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將是花卉種苗生產中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。我們在結合生產實際在貯藏的各個環節中進行多項嘗試,選擇出最好的貯藏方式和防治病蟲害藥劑種類,為確保綠化中花卉種苗生產數量與質量提供最佳方法。
-
美人蕉
1.1植物學特征
美人蕉(Canna generalis Bailey),
別名:紅艷蕉
屬美人蕉科、美人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,原產于美洲熱帶和非洲等地。株高為1米至1.5米;具多節粗壯肉質根莖;地上假莖直立不分枝;葉互生,葉片寬大,呈長橢圓形,全緣;葉柄鞘狀; 單枝聚傘花序排列呈總狀或穗狀,花數朵至十數朵簇生在一起,總苞片呈寬大的葉狀,兩性花, 雌蕊、 雄蕊均瓣化, 其中一枚雄蕊的瓣化瓣常向下反卷?;ㄉ鄻?,具紅、黃 、橙并復色等多種,花期7月至10月;蒴果橢圓形,外被軟刺,種子圓球形黑色。果期9—10月。也有矮生種,株高僅50厘米至60厘米。為多種源雜交的栽培種。
是城市園林綠化美化中,栽培應用極其廣泛的優良花卉植物。
1.2 生物學特性
美人蕉喜溫暖、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。耐炎熱天氣 ,在熱帶地區栽培無休眠期, 可周年生長開花;耐短期水澇,忌干燥 ,喜肥耐濕,但不耐寒;5℃以下地上部分易受凍。0℃地下根莖即受凍。生長適溫25℃~30℃。以肥厚、排水良好、濕潤肥沃的深厚土壤種植生長良好。
1.3 繁殖方式
分根繁殖 種子繁殖 組織培養
生產上多采用分根繁殖。
方法:于每年1月份將越冬塊狀根莖切割加以修剪,每塊根莖上至少要帶2~3個根芽,切面涂硫黃粉或草木灰消毒后再上盆育苗。
1.4 栽培管理:
1.4.1定植
美人蕉花苗進行露地栽植前,需先整地。將土壤翻松15cm以上深度,隨之摻入足量腐熟的有機肥,按行株距為30×30cm栽植,栽好后澆透水。
1.4.2 澆水
在美人蕉生長過程中,要根據季節與天氣變化,靈活掌握澆水量,以適時適量為原則來控制水分,避免過濕過干。選擇早晨或傍晚時間澆水為佳。
1.4.3 施肥
因美人蕉為喜肥花卉,栽植時施足底肥至關重要。一般施用種類以腐熟的馬糞、鹿糞、雞糞等有機肥為主;以尿素、磷酸二銨等為常用追肥。在美人蕉生長過程中每隔10-15天追施稀薄葉面肥一次,濃度為1000—5000ppm,或根外追施,以滿足花卉生長與開花需要。后期應適量追施以磷、鉀肥為主的肥料,以利于地下塊莖發育粗壯。
1.4.4 修剪
在美人蕉進入生長與開花盛期,因其新芽分蘗過多,出現植株過密現象,影響通風透光,易徒長,需及時割除開完花的植株、無花弱株、 病株和退化植株,以利于萌發壯芽并矮化植株。單一品種成片栽植還要注意拔除雜色品種,使開花整齊。
1.4.5 除草
生長期及時拔除花片內各種雜草,防止其與花卉爭奪養分,以集中供應美人蕉吸收生長。
1.4.6病蟲害防治
美人蕉在綠化栽培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種類發生較少。
花葉病 栽植中偶見。病原由蚜蟲傳播,癥狀為植株的葉片出現花葉或黃綠相間的花斑,花瓣變小且形成雜色。防治方法:及時發現病株并拔除。
芽腐病 為美人蕉苗期病害,主要為根莖帶毒?;绶敝硶r傳播。癥狀為展葉時葉片上出現許多小點病斑,并逐漸擴大,沿葉脈互相連接而成大斑, 有時病斑形成條紋。 病斑初期灰白色, 很快轉為黑色。 受侵染的花芽在開花前變黑而枯死。防治方法 :(1) 選用健康的根莖作繁殖材料。(2)植株發病早期可用等量式波爾多液、百菌清600—800倍液噴施。(3)隨時拔除病株。
榆綠天蛾 偶有發生。防治方法:少量發生時人工捕捉幼蟲;大量發生可用20%除蟲菊脂1000—1500倍液噴施。
-
塊莖采收
2.1 塊莖采收時間確定
塊莖采收時間的確定是塊莖貯藏中重要環節,適宜的采收時間是決定貯藏的效果因素之一。
如果采收時間過早,不但減少花卉觀賞時間,也影響根莖的物質積累與成熟度。采收時間過晚,地下根莖易受凍害,氣溫過低,晾曬時間與效果也難以保證。
一般在第一場早霜后就可以進行美人蕉根莖挖掘采收。決定采收前一周停止澆水,以免植株貪花貪青、根莖水分過大和土壤抱根宿土。 在采收前自莖基部剪掉莖葉,根據花色、品種做好標記,淘汰不良變異品種,進行分別采收、分別晾曬、分別貯藏,保證品種純度,有計劃地有步驟地組織實施來年花苗生產。
2.2 塊莖采收方法
塊莖采收時,應根據塊莖的大小進行挖掘,注意挖掘深度,小心操作,避免機械切傷塊莖,造成傷口,給后期貯藏帶來困難。
2.3 塊莖晾曬
塊莖采收后需進行充分地晾曬,減少塊莖水分,是防止或減少貯藏過程中發生腐爛損失的關健環節。晾曬時間過少,塊莖含水分過多在貯藏過程中容易發生腐爛現象;晾曬時間過長,塊莖失水過多萎蔫則生長勢變弱,亦影響來年種苗繁殖數量。
一般經過3—5天時間晾曬后,晾至塊莖殘留葉鞘表皮干燥變色時即可。將塊莖集中準備越冬貯藏。
2.4 塊莖貯藏
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在進行美人蕉生產中,塊莖貯藏過程采用全自動控制溫濕度,或用組織培養的方法生產無菌苗,我國在美人蕉塊莖管理上因受生產條件所限,不能采用上述方式方法,而要結合生產實際條件進行切實可行的貯藏方法。
2.4.1 貯藏溫濕度控制
美人蕉塊莖貯藏需在一定范圍的低溫條件下進行 。4℃—6℃左右范圍的低溫環境下,空氣相對濕度50%—70%為適宜條件。如果溫度低于0 ℃,塊莖會發生凍害而死;若溫度偏高,則塊莖呼吸作用加大,除消耗自身養分外,且提早萌芽,不利翌春的花苗生產。濕度過大,塊莖容易發生腐爛。
2.4.2 塊莖處理
晾曬好的美人蕉塊莖準備貯藏前,進行篩選。去除腐爛莖塊,整體貯藏;不可切割莖體。
2.4.3 土壤消毒處理
美人蕉塊莖貯藏前,為防止莖塊感染病菌發生腐爛,將準備覆蓋塊莖土壤的進行藥劑消毒處理。
藥劑選擇:選用多菌靈、根必治、五氯硝基苯
濃度配比:藥劑與土壤比例為1:500 、1:1000
將上述殺菌劑按上述比例分別均勻摻入用于覆蓋的土壤中,備用。
2.4.4 貯藏方法
在適宜的低溫范圍條件下,根據貯藏的塊莖數量多少,決定采取不同的貯藏方式。
如果塊莖貯藏量較少時,可將塊莖置筐或木箱等容器內,分層用沙土隔開、埋嚴,然后放在低溫、干燥、涼爽、無陽光照射的蔭處即可。注意使沙土略為潮潤,不能過干。
隨著塊莖數量增多而需大量貯藏時,可在室外向陽處挖窖貯藏:于背風向陽處,挖掘1.8—2m深的土窖,長、寬隨機,然后,將晾曬完成后的美人蕉塊莖置入坑中分堆碼放。要根據根莖極性,使莖芽朝上,莖根著土碼放整齊。之后,撒一層5—10 厘米厚的藥土隔開,分層碼入,每層均用藥土隔離。最后一層塊莖用 20 ~ 30 厘米厚的藥土埋嚴。每堆塊莖分別用不同種殺菌劑、不同種濃度的消毒土壤隔開并履蓋埋嚴。封好窖口。進行溫濕度監測,做好記錄,過高過低時人工調控。待結束貯藏開始生產種苗時,計算每種處理塊莖的腐爛率,進行藥劑及濃度效果對比、篩選。
冷室內進行貯藏時方法同上,注意控制溫度即可。
上述貯藏方法簡便易行,成本低廉,適于大批量貯藏美人蕉的根莖。
3 小結與討論
3.1美人蕉屬球根類花卉,性喜溫暖,濕潤,陽光充足,適應性強。在栽植時應施足底肥,滿足其根莖發育生長需要,尤其是磷鉀肥的足量施用,根莖才能粗壯。目前,栽植時底肥不足,造成塊莖種球質量退化個體變小,影響翌年種苗數量與越冬時對環境的適應性及對病菌的抵抗能力。
3.2美人蕉生長過程中病蟲害發生較少,防治時可少用化學防治
3.3 露地栽培過程中,植株栽植過密,造成美人蕉株體過高和塊莖形成過小。
3.4美人蕉貯藏過程中,應將塊莖進行整體貯藏。在種苗繁殖生產時再行切割育苗。如果將塊莖切割后保存,切面極易感染病菌,發生大面積腐爛現象。
3.5藥劑種類及效果對比篩選試驗尚處于進行之中。
3.5貯藏時,注意控制貯藏溫濕度,溫濕度過高,塊莖易發生腐爛并出現提前發芽現象。
3.6美人蕉采收前應做到標記,區分花色與品種,建議分別進行栽植,可形成不同的色塊景觀,提高觀賞效果。
參考文獻:劉華敏 陳少萍 《中國花卉園藝》2009.06.15第12期
全小翀 《河北農業科技》2007.12
楊子琦 《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圖鑒》
作者簡介:朱寶娣,女,副高級工程師,1960年7月出生,1981年畢業于吉林農業科技學院,園藝專業,現供職于吉林市綠化處科研所,從事園林綠化植物研究。